功課政策
日常課業的安排:
- 設計有效益的日常課業,讓學生鞏固、延伸和應用課堂所學。
- 課業能促進學生獨立學習、刺激思考、展示學習成果,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習慣。
- 布置課業時須從質和量考慮,以免加重學生的功課壓力。
- 日常課業要能兼顧課內課外、校內校外的學習。
- 老師應充分運用不同的學習時間和空間,布置有助於學生學習語文的不同性質課業和學習活動,拓寬學習的空間,以貫徹和體現「全方位學習」。
布置日常課業的類型、原則:
- 日常課業的類型應多元化。
- 布置課業份量要適中,適當分配堂課與家課的份量,避免不同課業在內容上的重複。
- 可布置富創意和挑戰性的課業,引發學生學習興趣,激發學習潛能,培養語文自學能力、明辨性思考能力和創造力。
- 可給予適切學習回饋,避免安排學生作無教育效益的機械化練習。
- 可按學生能力,選取優美的文學作品或片段,讓學生背誦,積儲語言材料,提高文學欣賞能力和培養語感。
- 可適當布置寫字和默寫練習,教師應以較寬容的態度體諒初小階段學生因寫字基礎未穩固,不宜過於偏執筆劃、字形間構等稍微偏差。
- 多展示學生個人的學習成果,例如把學生的佳作結集成書,在校內出版或在學校網頁上載。
- 鼓勵學生建立個人學習歷程檔案,將自己最滿意的課業加以整理,並撰寫序言,以總結自己在不同階段的進展。